每有学人向祖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古德常开示以“饥来吃饭困来眠”。恰如净慧长老所说“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看似简单的三餐饮食,对于佛弟子来说亦是一堂功课,也要如律如仪地进行,这不仅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也得到了社会和大众的尊重与恭敬。

每有学人向祖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古德常开示以“饥来吃饭困来眠”。恰如净慧长老所说“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看似简单的三餐饮食,对于佛弟子来说亦是一堂功课,也要如律如仪地进行,这不仅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也得到了社会和大众的尊重与恭敬。
“唯吾知足”的默默说法,发人深省。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面对稍纵即逝的光阴、面对无常的生命,儒家教导后学自强不息、进学不已。佛教的祖师大德也在激励僧俗大众应勇猛精进、奋勉修行。
要想保持专注、清明、绵密,就一定要在非常相应的环境中,心无二用地只做这一件事,打禅七就是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就是要让大家心无二用,一心一意地做好这件事。
当西方语言哲学强调语言是与客观事物一一对应之时,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却充分看到了语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在言语之外,他更关注的是“沉默”,甚至认为沉默才是意识表达的“本体”,而语言不过是沉默的一个瞬间,相比于口若悬河与滔滔不绝,沉默反而是一种更高级、更本质、也更直接的“语言形式”,因为真理在语言尽处。
宋元丰二年(1079年),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当时已移任湖州(今浙江湖州)知州的苏轼,被监察御史何正臣等人上书弹劾其在谢恩表中反对新政、讥讽朝政、诽谤君主,被神宗下令逮捕入狱。最终此案判决苏轼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史,乌台诗案也成为了苏轼一生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