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觀若存金易化

  在佛教寺院諸多殿堂中,大眾吃飯的“齋堂”必不可少。飲食一事是人所必需,寺院僧眾也不例外。但對於他們來說,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充饑果腹,而是修行的一部分。佛門中僧俗大眾依照佛陀和祖師的教誨,在吃飯時要做五種觀想,故此寺院“齋堂”又名“五觀堂”。

  所謂“食存五觀”即: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故受此食。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糧食從墾殖、收穫、舂磨、淘洗到最後炊煮成飯,凝聚了太多人的辛勤汗水與辛勞付出;這些糧食時蔬又是十方信眾減損自己所用而供養給寺院和大眾享用。所以我們應當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道理,以感恩之心和慚愧之心受食,並進而激發求道修行之心。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如果不坐禪誦經、不護持三寶、不持守戒律、不勤修三學,那來寺院則毫無意義。吃飯之時應當思忖自己的德行、修為和對寺院的護持是否堪受此食?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人們很容易對“上味之食”起貪心、對“下味之食”起嗔心、對“中味之食”起痴心。貪嗔痴三毒是一切惡法的根本,所以修行之人在受食時應當慎護自己的正念,防此三心、遠離過患。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缺水少食、過度饑渴、四大不調會使人形枯色悴、百病叢生,所以受食時應將飲食當做扶持和醫療身體的良藥來看待,而不應對飲食起貪着之心。

  為成道業,故受此食:一日三餐,是為了藉助飲食來資養色身、延續生命。修道之人無欲無求、清凈自守,應將飲食看做助道正緣。唯此才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去精進修行、成就道業。

  這便是寺院僧眾吃飯時要心存的五種觀想,後來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依照佛教這五條內容撰寫了《士大夫食時五觀》,更將之融入到儒家理念之中。

  寺院將用齋吃飯稱之為“過堂”,除了“食存五觀”之外,還有着嚴格的儀軌。

  過堂時大眾止語,以特定的手勢對行堂人員表達自己的意思。

  大眾端身正坐,待維那舉腔,聽引磬聲合掌念誦《供養偈》。

  開始用齋時,左手按壓筷子較細的一頭,右手順勢從另一頭將筷子安靜地拿起,隨後把盛有飯菜的碗先後移近自己。

  用齋時左手將飯碗平端在胸前,不可傾頭低頭,腰桿需坐直,脖頸靠着衣領,袍邊遮齊腳尖。端飯碗時拇指扣在碗口,其餘四指平托碗底,叢林稱之為“龍含珠”;右手持筷子夾起食物送入口中,動作安詳寂靜,不得“以口就食”,叢林稱之為“鳳點頭”。

  如果不想要某種食物,或者覺得碗里的飯菜已足夠,可將右手豎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上方做一個遮擋的動作,以示不需要。

  對於某種食物只需要一點點,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示意,表示“少量”。

  如需添加食物時,將碗輕放至桌子邊沿,用筷子在碗里相應位置示意,表示需要添加多少。寺院用齋應量受食,不得浪費食物。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飯菜,要撿起吃掉,珍惜福報。對於某種食物還想再添加,碗即不須收回,也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邊輕點示意。

  對於稀飯和其它食物,需要比較稀的,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劃示意。

  需要比較稠的,就用筷子豎插在碗中示意。

  三遍行堂之後,巡開水,盪洗乾淨碗里剩餘的食物一併喝下,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吃完飯之後,輕輕將碗疊放,整齊擺放在桌子外沿。

  將筷子放在碗右側距離約一寸的桌面上,與桌沿垂直。

  大眾用齋畢,僧值師居中向上站,默示結齋。維那師舉腔,大眾雙手合十念誦《結齋偈》。

  寺院過堂之時,出家僧眾整齊排班、魚貫而入;就坐後恭默守靜、氣定神閑;用齋時威儀濟濟、動靜有常,令人敬佩不已。以至於北宋大儒程頤有一次在寺院參訪看到僧眾過堂時都不禁發出“三代禮樂,盡在是矣”的感嘆。

  每有學人向祖師請教“如何是佛法大意”,古德常開示以“飢來吃飯困來眠”。恰如凈慧長老所說“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看似簡單的三餐飲食,對於佛弟子來說亦是一堂功課,也要如律如儀地進行,這不僅踐行了自己的信仰、也得到了社會和大眾的尊重與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