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寺院诸多殿堂中,大众吃饭的“斋堂”必不可少。饮食一事是人所必需,寺院僧众也不例外。但对于他们来说,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充饥果腹,而是修行的一部分。佛门中僧俗大众依照佛陀和祖师的教诲,在吃饭时要做五种观想,故此寺院“斋堂”又名“五观堂”。
所谓“食存五观”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粮食从垦殖、收获、舂磨、淘洗到最后炊煮成饭,凝聚了太多人的辛勤汗水与辛劳付出;这些粮食时蔬又是十方信众减损自己所用而供养给寺院和大众享用。所以我们应当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以感恩之心和惭愧之心受食,并进而激发求道修行之心。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如果不坐禅诵经、不护持三宝、不持守戒律、不勤修三学,那来寺院则毫无意义。吃饭之时应当思忖自己的德行、修为和对寺院的护持是否堪受此食?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人们很容易对“上味之食”起贪心、对“下味之食”起嗔心、对“中味之食”起痴心。贪嗔痴三毒是一切恶法的根本,所以修行之人在受食时应当慎护自己的正念,防此三心、远离过患。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缺水少食、过度饥渴、四大不调会使人形枯色悴、百病丛生,所以受食时应将饮食当做扶持和医疗身体的良药来看待,而不应对饮食起贪着之心。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一日三餐,是为了借助饮食来资养色身、延续生命。修道之人无欲无求、清净自守,应将饮食看做助道正缘。唯此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精进修行、成就道业。
这便是寺院僧众吃饭时要心存的五种观想,后来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依照佛教这五条内容撰写了《士大夫食时五观》,更将之融入到儒家理念之中。
寺院将用斋吃饭称之为“过堂”,除了“食存五观”之外,还有着严格的仪轨。
过堂时大众止语,以特定的手势对行堂人员表达自己的意思。
大众端身正坐,待维那举腔,听引磬声合掌念诵《供养偈》。
开始用斋时,左手按压筷子较细的一头,右手顺势从另一头将筷子安静地拿起,随后把盛有饭菜的碗先后移近自己。
用斋时左手将饭碗平端在胸前,不可倾头低头,腰杆需坐直,脖颈靠着衣领,袍边遮齐脚尖。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口,其余四指平托碗底,丛林称之为“龙含珠”;右手持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动作安详寂静,不得“以口就食”,丛林称之为“凤点头”。
如果不想要某种食物,或者觉得碗里的饭菜已足够,可将右手竖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上方做一个遮挡的动作,以示不需要。
对于某种食物只需要一点点,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示意,表示“少量”。
如需添加食物时,将碗轻放至桌子边沿,用筷子在碗里相应位置示意,表示需要添加多少。寺院用斋应量受食,不得浪费食物。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菜,要捡起吃掉,珍惜福报。对于某种食物还想再添加,碗即不须收回,也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边轻点示意。
对于稀饭和其它食物,需要比较稀的,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划示意。
需要比较稠的,就用筷子竖插在碗中示意。
三遍行堂之后,巡开水,荡洗干净碗里剩余的食物一并喝下,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吃完饭之后,轻轻将碗叠放,整齐摆放在桌子外沿。
将筷子放在碗右侧距离约一寸的桌面上,与桌沿垂直。
大众用斋毕,僧值师居中向上站,默示结斋。维那师举腔,大众双手合十念诵《结斋偈》。
▼
寺院过堂之时,出家僧众整齐排班、鱼贯而入;就坐后恭默守静、气定神闲;用斋时威仪济济、动静有常,令人敬佩不已。以至于北宋大儒程颐有一次在寺院参访看到僧众过堂时都不禁发出“三代礼乐,尽在是矣”的感叹。
每有学人向祖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古德常开示以“饥来吃饭困来眠”。恰如净慧长老所说“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看似简单的三餐饮食,对于佛弟子来说亦是一堂功课,也要如律如仪地进行,这不仅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也得到了社会和大众的尊重与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