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E
  2. 内容
  3. 运水搬柴
  4. 無我的心

無我的心

無我的心

昨天去道安講堂聽師父講課。下課後,跟聖道師父講自己的心事,師父笑着說“第一次見你時就知道你是個矛盾體,你最該修禪宗了”。

師父說得太對了,好好的日子卻總活在種種糾結和內耗中。討好型的性格,卻有時候因為自己的心量沒那麼大而感到委屈。

詢問師父如何解脫。聖道師父不停手中的活,笑哈哈地說:“先讓自己開心”。

這話讓我摸不着頭腦。愣怔間,崇悲師父進來了。聖道師父說,“你問師父呀”。

我滿臉期待地看着崇悲師父。師父說:“以無我的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其它跟你無關”。

我笨頭笨腦,似懂非懂。

師父舉例說:“比如做飯,你就盡心儘力好好做飯,至於吃飯的人愛吃不愛吃,覺得好吃不好吃跟你沒關係。”

這個比喻我似乎懂了。

無我的心

我有一個做老師的好朋友,今天上午去她家做客,正巧她一名已畢業的學生今年獲得了國家面上的資助,向她報喜說:“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和支持,一直銘記於心,努力奮進。”朋友發自內心地為學生的成就歡喜讚歎,但卻輕描淡寫地說到:“是你自己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了而已。”

我在一旁聽着朋友跟學生的對話,剎那間師父昨天說的話也閃現在腦海中,那一刻便覺心中豁然開朗。是呀,盡心儘力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好好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教師與學生是教育的一體兩面,各盡其職是正道。自己的職責盡到了,學生髮展優秀了,都只不過是各自做好了各自該做的事情而已。雖然朋友發自內心地為學生的優秀歡喜讚歎,但那優秀又與她自己有什麼關係呢?原來苦苦探索追求的“無我”二字竟然如此簡單如此實在。

無我的心

這一理解,倏忽間讓我聯想到跟崇悲師父兩次難以釋懷的對話。這兩次對話都是對師父誇讚他的兩個徒弟聖道師父和聖心師父。中元節前的七天法會讓我們從好多點點滴滴處感受到了師父們的慈悲。農曆七月十四拜懺圓滿後,聖道師父忙着布置第二天上午的盂蘭盆會。等我們把荷花和蓮蓬拿到大殿時,一切都已經布置妥當。聖道師父讓我們先把花放到五觀堂後面的水桶里醒着。他忙完手頭事後四處踅摸着合適的容器插花,我們在旁邊等着準備着打下手,同時也很期待。當聖道師父拿出一個很淺的容器時我們很納悶這怎麼能放荷花,只見往裡面放上兩個劍山,三兩剪子就把三支荷花和兩支蓮蓬插好了,亭亭玉立,宛如荷塘中一樣自然而然,同時,一顆琉璃般的純凈之心也顯現在我們面前,讓大家讚嘆不已。三瓶插花在大殿擺放妥當,我們歡喜而激動地跑到茶室向崇悲師父大讚特嘆聖道師父的智慧和琉璃般純凈之心。

師父平靜地看着我們,淡淡地說:“人家聖道師父好,跟我有什麼關係。”

“有好師父才有好徒弟呀!”我們補充說。

“跟我沒關係。”崇悲師父還是淡淡地說。

難道是師父有醋意?上次跟師父誇聖心師父的時候,師父也是這句話,也是一臉平靜地這麼淡淡地說。

今天聽到朋友跟學生對話時的豁然開朗,讓我突然對自己嘲笑起來,也突然懂得了師父那句“跟我有什麼關係”的境界。那是一顆怎樣的無我心、怎樣的平等心、怎樣的平靜心、怎樣的清凈心呀!又是怎樣的如如不動呀!

無我的心

正是這樣的“無我心”,也才讓我懂得了聖道師父的那句“先讓自己開心”的鑰匙在哪裡。

此刻的我,猶如一個懵懂的孩子在仰望着無盡的虛空發獃。

這樣的“無我心”能讓人時刻觀照當下,盡心儘力做好自己當下該做的事情就好。不執着於我能我所,不希冀於他人,不耽溺於過去,不憂患於未來,無我相無人相,任何情境面前,生無所住心,不喜不悲,不憂不怨,無得無失,榮辱不驚,心無掛礙,內心清凈,得大自在。

阿彌陀佛!

此刻的我,猶如一個懵懂的孩子在仰望着無盡的虛空發獃,滿懷歡喜。

感恩師父的醍醐灌頂!

关联阅读

文字大小

运水搬柴

清言雅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寺院微信公众号

客堂微信

扫描添加寺院微信

衡水佛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