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的心
昨天去道安讲堂听师父讲课。下课后,跟圣道师父讲自己的心事,师父笑着说“第一次见你时就知道你是个矛盾体,你最该修禅宗了”。
师父说得太对了,好好的日子却总活在种种纠结和内耗中。讨好型的性格,却有时候因为自己的心量没那么大而感到委屈。
询问师父如何解脱。圣道师父不停手中的活,笑哈哈地说:“先让自己开心”。
这话让我摸不着头脑。愣怔间,崇悲师父进来了。圣道师父说,“你问师父呀”。
我满脸期待地看着崇悲师父。师父说:“以无我的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其它跟你无关”。
我笨头笨脑,似懂非懂。
师父举例说:“比如做饭,你就尽心尽力好好做饭,至于吃饭的人爱吃不爱吃,觉得好吃不好吃跟你没关系。”
这个比喻我似乎懂了。
我有一个做老师的好朋友,今天上午去她家做客,正巧她一名已毕业的学生今年获得了国家面上的资助,向她报喜说:“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支持,一直铭记于心,努力奋进。”朋友发自内心地为学生的成就欢喜赞叹,但却轻描淡写地说到:“是你自己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了而已。”
我在一旁听着朋友跟学生的对话,刹那间师父昨天说的话也闪现在脑海中,那一刻便觉心中豁然开朗。是呀,尽心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好好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教师与学生是教育的一体两面,各尽其职是正道。自己的职责尽到了,学生发展优秀了,都只不过是各自做好了各自该做的事情而已。虽然朋友发自内心地为学生的优秀欢喜赞叹,但那优秀又与她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苦苦探索追求的“无我”二字竟然如此简单如此实在。
这一理解,倏忽间让我联想到跟崇悲师父两次难以释怀的对话。这两次对话都是对师父夸赞他的两个徒弟圣道师父和圣心师父。中元节前的七天法会让我们从好多点点滴滴处感受到了师父们的慈悲。农历七月十四拜忏圆满后,圣道师父忙着布置第二天上午的盂兰盆会。等我们把荷花和莲蓬拿到大殿时,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圣道师父让我们先把花放到五观堂后面的水桶里醒着。他忙完手头事后四处踅摸着合适的容器插花,我们在旁边等着准备着打下手,同时也很期待。当圣道师父拿出一个很浅的容器时我们很纳闷这怎么能放荷花,只见往里面放上两个剑山,三两剪子就把三支荷花和两支莲蓬插好了,亭亭玉立,宛如荷塘中一样自然而然,同时,一颗琉璃般的纯净之心也显现在我们面前,让大家赞叹不已。三瓶插花在大殿摆放妥当,我们欢喜而激动地跑到茶室向崇悲师父大赞特叹圣道师父的智慧和琉璃般纯净之心。
师父平静地看着我们,淡淡地说:“人家圣道师父好,跟我有什么关系。”
“有好师父才有好徒弟呀!”我们补充说。
“跟我没关系。”崇悲师父还是淡淡地说。
难道是师父有醋意?上次跟师父夸圣心师父的时候,师父也是这句话,也是一脸平静地这么淡淡地说。
今天听到朋友跟学生对话时的豁然开朗,让我突然对自己嘲笑起来,也突然懂得了师父那句“跟我有什么关系”的境界。那是一颗怎样的无我心、怎样的平等心、怎样的平静心、怎样的清净心呀!又是怎样的如如不动呀!
正是这样的“无我心”,也才让我懂得了圣道师父的那句“先让自己开心”的钥匙在哪里。
此刻的我,犹如一个懵懂的孩子在仰望着无尽的虚空发呆。
这样的“无我心”能让人时刻观照当下,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事情就好。不执着于我能我所,不希冀于他人,不耽溺于过去,不忧患于未来,无我相无人相,任何情境面前,生无所住心,不喜不悲,不忧不怨,无得无失,荣辱不惊,心无挂碍,内心清净,得大自在。
阿弥陀佛!
此刻的我,犹如一个懵懂的孩子在仰望着无尽的虚空发呆,满怀欢喜。
感恩师父的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