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

  春秋时,戎王派遣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问其治国之道——“古代的国君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得国和失国?”由余回答穆公“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时间一转至唐开成五年(840),即位后去奢从简、励精图治的文宗皇帝未能重振朝纲,含恨而终。同有济世之志的李商隐做《咏史》一诗伤悼文宗、反思现实,再次点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千古不易之道。

  俭,就是节约、不浪费,历来是中华民族推崇的美德。在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诸多古圣先贤据此谆谆教诲: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教导孩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家训中告诫其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南宋诗人陆游在家训中说“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明末理学家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叮嘱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同时代的文学家冯梦龙通过《警世通言》劝告世人“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晚清名臣曾国藩更是给子孙留下了“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十六字箴言。

  这些掷地有声的金玉良言阐明了修齐之道,成就数代名门家风,至今传诵不辍。

  在佛教中,“俭”之一事不仅贯穿佛陀教法始终,也同样作为一种优良传统被历代祖师重视和传承。佛陀不仅有“少欲知足”的大迦叶和“少病节俭”的薄矩罗这样优秀的弟子代表,佛陀本人也是“以谦俭自牧……清俭而寡欲,慈惠而爱物”(《佛祖历代通载》)的。佛教还将“着坏色衣”、“节量食”、“不坐卧高广大床”等基本生活中的节俭要求以戒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节俭财色,则无病畏”(《大方广佛华严经》)、“嗜欲饕餮善能节俭”(《大宝积经》)、 “节俭放下最为入道捷径”(《禅林宝训》)、“一粥一饭,信施信馈。饱享饱餐,须惭须愧”(《警僧铭》)……这些典籍中的内容正是佛教俭朴精神的如实体现。

  在佛教的语境中,俭还有另外的表达——惜福和敬畏因果,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就是一位这样的高僧。

  据曾在老和尚身边的人回忆,虚老一生非常节俭,对于一切来自劳动的物品都非常珍惜,自己一年到头只有两套衣服:身上穿一套,搁板上放一套,衣服虽是补丁摞补丁,但都干净整齐;除此之外也就只有一双鞋、两双袜子,再无多余的东西。老和尚德高望重,经常有人供养,供养的新衣物老和尚都会送给其他需要的出家人,其他的东西也都归常住和大众,自己从不占有。

  虚老日常饮食也很简单,冬天受冻后的红薯皮对于徒弟们来说难以下咽,老和尚却一声不响地收起来吃掉;甚至是客人吃饭时掉在地上的米粒,老和尚也会悄悄地拾起吃掉,就连一张睡觉用的几块钱的草席老和尚也都是补了又补的在用。“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就在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点滴之事里,方堪突显出家人的风范。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告诉我们要明白和践行“俭”的精神,物质上的俭朴让人们可以过一种适度节用的合理生活;精神上的俭朴则让我们不向外驰求,少欲知足、珍惜福报,从而完成心灵的净化、获得生命的自在解脱。